一、科室介绍
放射科自1955年建院时成立,经过几代前辈的辛勤付出,现已发展成集检查、诊断及辅助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重点科室并承担着医院临床医疗、健康查体、科研教学等任务。
放射科重视人才梯队建设,知识层次搭配合理,现有职工42人,其中主任医师3人,副主任医师6人,主治医师8人,主任技师1人,副主任技师1人,主管技师4人,主管护师3人。每年接诊患者15万左右,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。
放射科影像设备齐全,技术力量雄厚,近年来配置了很多高端设备。现拥有西门子1.5T核磁共振机1台、GE Discovery 750 3T核磁共振机1台、GE Architect 3.0T大孔径核磁共振机1台、GE Revolution 256排螺旋CT1台,飞利浦128排螺旋CT 1台、GE 64排螺旋CT 2台、日本岛津数字胃肠机1台、DR 4台、移动床旁DR机2台、全院级PACS系统、AI人工智能后处理工作站。
可对全身多系统、各部位进行检查,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正确诊断。除了常规检查项目,我们还开展和研究了新的检查项目,X线方面有气钡灌肠造影、子宫输卵管造影等。CT方面有低剂量肺CT、胸部高分辨扫描(HRCT)、能谱成像(肾结石、痛风石成分分析,肺灌注分析,虚拟平扫等)。磁共振方面较多,乳腺动态增强检查、磁敏感成像(SWI)、增强及非增强MRA、非增强灌注成像(ASL)、血管壁高分辨成像、脊髓水成像(MRM)、海马成像、脑神经成像、弥散张量成像(DTI)、脑功能成像(fMRI)、波谱成像(MRS)、臂丛神经成像、骶丛神经成像、双下肢血管造影、不打药肾动脉成像、门脉成像、经过充分准备的胃及小肠成像、腮腺、鼻咽、颞颌关节、甲状腺、鼻窦、垂体动态增强、涎腺水成像、内耳水成像、心肌活性成像、心肌灌注等,另外在体素内不相干成像(IVIM)、动态增强成像(DCE)、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成像(DSC)、肝脏脂肪定量技术(IDEAL IQ)、各部位Mapping技术等科研前沿热点技术亦有所涉猎。
近五年来,科室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财政部财政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、省部级课题、院级“苗圃工程”十余项,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数篇。并完成了大量的兄弟科室GCP药物疗效评价的辅助工作。
二、科室联系方式
专业负责人:任华
专业联系人:王文生
项目咨询电话及邮箱:15011500243,407741720@qq.com
三、研究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