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管外科(药物+器械)

日期:2023-03-23

一、科室介绍

2002年建科,目前科室共9名医师和13名护士,其中主任医师1名,副主任医师3名,主治医师1名,住院医师3名,硕士研究生8名。科室每年收治1500余次病人入院,每年手术量约1000人次。我们主要治疗的疾病有:外周动脉血管疾病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、颈动脉/椎动脉狭窄、腹主动脉瘤、下肢静脉曲张、下肢静脉溃疡、A-V瘘、内脏动脉。我们大多数病例是外周血管疾病,专注于下肢动脉的腔内治疗,尤其是腘动脉以下。

2005年到2008年,我科室有许多国际知名教授,包括Schmid博士、Dai Do Do、Sacuni和A.A等向我们介绍了血管腔内治疗的经验和技术,这使我们有了显著的进步。科室先后派遣医生前往澳大利亚、德国、比利时、瑞士、美国等学习血管外科最新技术,将新成果、新理念、新技术带回国内运用于临床,是较早掌握前沿技术的一批人,并引领科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目前大多数血管腔内治疗的新设备在我院,并且均是首次在中国使用。

2005年起,在庄百溪主任医师带领下,首次在国内开展小球囊介入治疗膝下动脉病变,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均取得了良好疗效。在国内较早开展了足底弓loop技术,逆穿技术等先进术式,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,缩短了手术时间,挽救了大批高危人群的肢体,大大降低了截肢率,获得患者的广泛好评。201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下肢动脉闭塞的斑块旋切减容治疗,减少了金属支架的植入。倡导下肢动脉疾病治疗的精细化、极致化,将膝下动脉诊疗理念推广至全国,将科室打造成国内膝下动脉疾病诊疗的标榜科室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血管外科医师、内分泌科等医师前来观摩学习。

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糖尿病足等疾病集中西医优势,将介入治疗与中医辩证结合,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。每年都会吸引大批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前来就诊治疗。

我科室先后参加了多个多中心、随机、对照临床试验。2016年主持参与国内首款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试验及研发,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,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药物涂层球囊对下肢动脉再狭窄的预防研究,其结果于2016年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(JACC)。

目前在研项目5项。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,3项前瞻性、多中心、临床对照试验项目,其中,有1项作为PI参与

二、临床能力

床位27张,年门诊量7000余次,年收治病人1000余次。

、优势病种

糖尿病足。擅长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(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、下肢动脉血栓形成、下肢动脉栓塞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);下肢静脉疾病(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、下肢静脉曲张、下肢静脉溃疡、血栓性静脉炎);周围动脉瘤、腹主动脉瘤;颈动脉、椎动脉、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等

 、科室联系方式

专业负责人:庄百溪主任

专业联系人:李天天

项目咨询电话及邮箱:010-62835926   litiantian0408@163.com